<
m1n4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邪神竟是我自己 > 第510章
    但镜中瞳?在曾经的灰翠看来,祂有些太不成熟了。

    指责幼神不成熟,就好像指责一个小孩子不成熟一样,很没有道理。

    小孩子本来就不成熟,要小孩子成熟起来,那大人做什么?

    但神明到底和人类不同,就像皇室是被异化的阶级一样,对于人类来说,掌握权柄,管理法则的神明,理所当然应该维护这个世界。

    所以那些针对他的挑衅很莫名,灰翠不明白镜中瞳为什么总要在他的愤怒上蹦迪。

    现在,林对他道:“当我处于弱势,我当然要争取所有我能获得的,但当我能够施与,斤斤计较就毫无必要。

    “想要他们好起来,是一个正常人理所当然的愿望,我帮助他们,就像你帮助很多人一样。”

    灰翠:“……”

    灰翠:“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余裕,你更喜欢调戏我?”

    “啊?”

    “咕?”

    “这个……”

    三个林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咕”了一声的林,得到灰翠更多的注视。

    某种意义上,模仿鸽子叫也是一种调戏,发出这种声音绝非无意的林捂住脸,转过身背对灰翠。

    但另外两个没转过去的林,却在灰翠脸上见到了微笑。

    头盔的面罩遮住了他的下半张脸,那那双惹人喜爱的粉眸微微弯了弯,笑意从眼角透了出来。

    从这次见面开始,就浑身硬邦邦的多弗尔鸟人,回归惯常的柔和,他不再看愣住的两个林,但不用看,审判官林,已经能够和镜中瞳重合起来。

    还是想要更多的相处时间,在相处中见识林原本不会露出的那一面。

    还是有更多想和林说的话,说些那种过去他们不会互相开口的话。

    触碰,亲吻,或者更多,但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林依然在他身边。

    想到这里,灰翠瞥一眼远处试图过来,却过不来的无名者,转过身,举高镜子教堂问:“仪式设计好了吗?”

    “嗯……”

    “作为甲方你明不明白加急单是很难搞的?”

    “好在这里的是我,”第三个开口的林双手抱胸,昂起头,“如何连接替身和本体,同时束缚本体不利用仪式偷渡下来,污染他人、制造灾难、攻击封锁,需要在仪式符号和祷词上下很多功夫,这代表很复杂的仪式阵,和很长的祷词,盼露可能需要紧急培训一下咏唱技巧,还需要审判庭的仪式师来帮助。”

    “当然了,还有仪式材料。”第二个开口的林语气变得心虚,“材料只够一次消耗,仪式也只有一次机会。”

    “嗯……”第一个开口的林小小声,道,“没错,这三个替身,都要献祭。”

    献祭掉后,不会再有三个替身补充。

    也就是说,如果失败,对于林来说,一切玩完。

    或许对于镜中瞳来说并非如此,但之后再唤醒的,可能不再是林。

    说到这里,三个林垂眸抿唇,害怕看到灰翠受伤的眼神。

    “好,”灰翠却说,“如果你认为这可行,我相信你。”

    第275章

    “这是一个嵌套仪式。”林解释道。

    蓝宝市,审判官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受调派来的两名审判庭仪式师,年长的那个站在讲台上,年轻的那个和盼露·卡罗西林一样坐在下面,三人一起听教室角落广播里的声音说:“不是两个仪式嵌套,是三个仪式嵌套。”

    和盼露·卡罗西林坐在一起的年轻仪式师,闻言露出头疼神色。

    双重咏唱已经是对仪式师之间配合的考验,三个仪式嵌套所需要的三重咏唱,更是让主持仪式的难度指数上升。

    “仪式阵的结构是这样,”林给出理解时间后,继续道,“先是一个模仿镜见法术的仪式,这个法术会建立施法者与一面镜子的联系,换成仪式后,会建立仪式师与一面镜子的联系。”

    盼露听着就开始记笔记,虽然她不知道什么镜见,但这个职业看名字就是镜中瞳系。

    广播里的年轻声音继续道:“但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仪式师和镜子建立联系,所以这里要嵌套一个胶匠领域的仪式,那就是‘连接纂改’。”

    句末专有名词组一出,两个官方仪式师,年长的那个思索着点点头,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起简略结构图,年轻的那个翻开密书,打开有连接纂改仪式阵例图的那一页,仔细看起来。

    所谓连接纂改,是将两个存在之间本有的连接,接到另一个存在上去。

    使用后,a不再和b连接,反而和c连接上。

    在这里嵌套起来,就是本来会和仪式师建立连接的一号镜子替身,没有和仪式师建立连接,反而连接上了连接纂改仪式使用的二号镜子替身。

    十分巧妙的构思,林都要夸自己,但这还不足够。

    他的最终目的,不是让替身和替身连接在一起,而是连接替身和本体。

    “在这两个仪式的基础上,在仪式阵重叠的中心,嵌套第三个仪式,”林道,没管年长的那个仪式师也皱起了眉,道:“同位替换,以镜面就是镜中瞳的神秘学象征,使得建立连接的两个镜面,一个就是镜中瞳本身。”

    年长仪式师的眉头皱得更紧。

    她觉得这里有点牵强,但没有立刻说,而是继续等广播里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