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4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仙寥 > 第873节
    年青道士说的没错,当道祖们从大地主变成资本家时,原本作为供养者的众生和多元宇宙,一开始确实能得到好处,只是当众生和多元宇宙不能满足道祖们越来越大的需求之后,迟早会被进一步榨取自身的价值。

    而且那时候,众生面对的是更强大的道祖们。

    以前,众生可以孕育出青玄、年青道士……来对抗道祖,制定新的秩序。

    真到了以后,还能做到吗?

    在这种更高级别的供需关系里,道祖的地位只会越发牢不可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只能交给后人。如果有更强的存在出现,对我们而言是好事。”

    “或许吧。”年青道士悠然道。

    他如今是前所未有的孤寂,哪怕李风也不能理解他。

    或许真正的青玄能理解他。

    只是,真正的青玄,根本不会在意这些。

    年青道士比任何人都清楚,青玄既是水,也是火。矛盾对立,又无比统一。

    他的赊道之路,确实非同寻常。

    但有两个道祖,不会落后他的。

    一个是太上,另一个是太乙。

    至于青玄,如果非要形容的话。

    青玄就是众生啊。

    他根本不算真正的道祖。

    这也是周清成为第十个道祖之后,一切没有归于虚无的真正原因。

    青玄有真正的众生相。

    不是人人皆是元始、如来那么简单。

    青玄就是众生。

    所以,年青道士这条路,如果道祖们最终要吞噬众生,超越一切,那么青玄必定是无法幸免的。

    这也是青玄一开始就要面对所有道祖压力才能成道的真正原因。

    这也是青玄能以一己之力,抗住八位道祖所化的成道劫的原因。

    不得不说,青玄有意无意间助力年青道士成道,但年青道士却是最可能害死他的那个人。

    年青道士的目光往时空母河投射过去,跨越无尽时光,来到初古纪元,来到青霞山。

    那是一个小道观。

    “心似白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目光扫过观外的对联。

    此时观中的一间静室里,正有一个面带病色的少年道人缓缓睁开眼,对上了年青道士的视线。

    “人有病,尚可医;天有病,又当如何?”少年道人,轻轻说道。

    第622章 番外(11)新的时代青阳纪

    天有病?

    周清当然明白,对方口中的“天”,不是大道,不是天道,不是高高在上的“道祖”,而是一种连他和道祖们都暂时没法完全理解的存在。

    这种“东西”是存在的。

    如果非要描述,那就是在大道之上,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存在,用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与现实有某种交汇。

    准确的说,现实是周清他们的现实。

    正是有这种感觉,所以道祖们才无法真正全知全能。

    “道祖”仍在大道之中。

    而且每个“道祖”对这种存在的感触也是不同的。

    元始见到的是“元始”。

    如来见到的是“如来”。

    或者菩提本无树。

    或为无量光。

    这种感觉,对于道祖们而言,也是盲人摸象。

    太上也不知其名。

    而现在,青玄却说“天有病?”

    “你已经见到,甚至去过‘天’之所在?”

    “我们都去过。”

    周清沉吟,他想到了一个地方,不止他,其他道祖都去过。

    “地球?”

    面带病色的少年不置可否一笑,“回去吧。”

    周清平静地看着少年,视线与其交汇,“我们……都……没有……过去……了”

    他的言语断断续续,连时空都泛起涟漪。

    青霞山模糊起来。

    元明月、神君夫妇等所在的白石镇都模糊起来。

    刚刚兴起的佛门、道门……

    一切关于道祖的痕迹,戛然而止。

    新的时代开始了。

    …

    …

    在偏僻陋巷,传出清朗的读书声。

    声音出自一个童生。

    周围有些嘈杂的环境,在读书声中安静下来。

    读书使人明理,也使旁人明礼。

    连往常喧闹的孩童,都在这种气氛下,抑制住了焦躁的内心。

    …

    …

    十五岁,是秀才!

    周清很快适应了自己现在的身份。

    现在他的人生轨迹和周清原本在江州的人生轨迹很像。

    只不过原本所在的地方是江州。

    现在是青州。

    如今的大周是一个文武并举的国度。

    周清在前不久,通过了院试,成为了一名秀才。

    整個过程很丝滑,如同他过去人生的重复。不同的是,现在这一次,他不是孤苦少年。

    周庄的族老,集体决定,为周清出钱,租下一间僻静的院子。

    周清于是很快从陋巷里,搬到这间小院。

    院子里,有干涸的池塘,旁边种着花草,更重要的是,还有一株亭亭如盖的菩提树。

    大树菩提,相传是数十年前,有僧人自西方来,亲手所植。

    “不是大桑树,而是菩提树。”

    周清也打听过那僧人的相貌来历。

    据传“僧人”面带苦色,十分消瘦,乃是十足的苦行僧。

    “我虽镇压了菩提,到底阿弥佗佛不肯袖手旁观,这一局他用自己的胜机,给了菩提一次重现人世间的机会。”

    周清很明白,虽然他现在是最强,却也不是能碾压任何一位道祖。

    哪怕镇压菩提,也是有元始的影响。

    正如他镇压元始,自也有其他道祖相助。

    道祖之间的胜负,本质是面皮之争,不存在真正能把谁弄死。

    即使能弄死,人家一样死灰复燃。

    阿弥佗佛不争,故而要菩提来争。

    这一局棋阿弥佗佛不是没有胜机了,只是胜机在菩提这里。

    “菩提重现人世间,即使我砍了这家伙,也无济于事。眼前院子里的树,不过是个象征。”

    周清瞧着眼前菩提树叹了口气。

    到底他和青玄对前路的认知是有差异的。

    青玄说“天有病”。

    周清却想的是,“说的谁没病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