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4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成土匪搞基建 > 第658章
    但凡有点商业头脑的,多半会仿制官营的家具铺开设私人的,毕竟渔阳的市场不算小,就是只赚最开始的一笔快钱,也足够了。

    而黄娘子开这个铺子,本也是给民间商人打个样,大齐的商税是阶梯式收取,赚的越多缴纳的越多,所以是时候鞭策鞭策商人,叫他们多挣些钱才是。

    黄娘子吩咐完管事娘子后,便在铺子里逛了起来,瞧着三五成群的娘子郎君聚集在一起,询问附近管事的娘子郎君价格尺寸,黄娘子露出轻笑。

    别看只是小小家具,对一般百姓来说,就是家里的家具烂的不像样,但只要还能用,那都是不愿意换新的。

    一套家具用几十年再常见不过,就是要换,也都是家中子女成亲的时候打个梳妆柜或是打张大床,不会全换了。

    现在过来光顾的娘子郎君衣服穿的并不鲜艳,也能看出大家从前都是什么家境,可这些娘子郎君竟然到这个铺子打算买新家具,看模样还不止只买一两件,而是打着全换的主意,可见百姓手中的确富裕不少。

    当然,不是说整个渔阳的百姓都舍得,但只要有一二舍得,买了新家具放进屋,再请三五亲戚好友在家吃顿换新宴,叫外人看了换了新家具的房子如何敞亮漂亮,心动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

    “看什么这样开心?”秦绥之从门外进来,就见周肆难得在办公的时候露出笑意。

    “西姜那边全境都已经控制下来了,只要京城这头派遣人手过去接应,苏青云和郑铁就能班师回朝了。”西姜彻底解决并没有花多少功夫,西姜王室一逃,也没几个西姜人还愿意负隅顽抗。

    “只怕不光此事。”西姜拿下是周肆早有预料的事,该高兴的早就高兴过了。

    “瞒不过你,还有黄娘子写的渔阳百姓入住新房后的折子,看到渔阳百姓生活焕然一新,自然高兴。”

    周肆想,当初他老爹要是在祁州有政府给旧房换新房,只怕也是没有落草为寇的心思,他估计也能当个良民过日子。

    “渔阳已经有百姓入住新房了?”秦绥之惊讶,记得前不久莫昭旭才汇报说渔阳二期工程还没竣工,这才多久,连百姓都已经入住一部分了。

    “不错,最开始做工因为工人手艺都不熟练,所以慢了些,经过这一年多来的磨合很多工人已经练出来了,工期会大大缩短,我们大抵八月的时候就能过去。”秋高气爽迁都正合适,不然冬日太冷,夏日太热,春日又要等翻年,都不是什么好时间。

    “那时候我们的孩子也出生了。”不过算算时间,大抵也才三四个月左右,好似他们秦家这一辈,都要赶在婴儿时期长途跋涉。

    “别怕,到时候京城到渔阳的官道已经铺好了水泥路,咱们走慢些,路上还有孙哥儿照应,不会出事的。”要说为他的孩子耽误迁都的日子,是有些说不过去的,好在现在赶路也比从前要方便,以他的财力肯定不会让孩子因为颠簸生病。

    “嗯。”秦绥之碰了碰已经有弧度的腹部,“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吗?”

    自从秦绥之把给孩子取名字的事交给周肆后,总是隔一段时间就要问一下进度,让周肆觉得自己脑袋上的头发都要秃了。

    名字名字名字,绥之的意思是要取几个,到时候能够挑着用,他这会取一个都困难,于是周肆就决定取一个姑娘哥儿还有儿郎都能用的名字。

    “想好了。”这名字是过年守岁时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周肆这人就是这样,没想出来就罢了,一旦想出来就很难改了,不过他认为自己取的这个名字不算难听,绥之应该也喜欢。

    “当真?”秦绥之惊疑不定,毕竟之前他问周肆想好没有,周肆一直吞吞吐吐不敢开腔,这才过了多久,就想好了。

    “自然。”说着周肆拿起桌案上的毛笔,蘸取墨水后,龙飞凤舞的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字。

    “岁?周岁?”秦绥之念叨了一句,没忍住笑出声,“岁字不错,但夫君是不是忘记你姓周了。”

    岁与周字联合,可是与小儿周岁撞了,就是大齐没有避讳,但真要是取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说不上的奇怪。

    “我倒觉得正合适,除去和周岁相撞,这个岁字可是哪个性别的孩子都能用。”有了出挑的,再让周肆想其他的是无论如何想不到了,“绥之若是不喜欢,这下当真只能由绥之亲自来取了。”

    “也没有不喜欢,周岁,仔细想想也是个好名字,孩子的名字就定下这个好了。”

    第264章

    小周岁不知道自己名字定下的如此潦草,等出生更是被父亲忽悠的找不到北,还当父亲真翻阅上百本典籍才想出这个名字,一时间感动不已。

    不过那也是十几年后的事了。

    现在周肆和秦绥之更多注意力还是在朝政上,尤其是西姜。

    派遣去西姜治理的官员早就选好了,苏青云这支大军先一步班师回朝,说来打苏青云去关山城镇守后,也有十几年没有回京城了。

    去关山城的时候他还没及冠,再回来都年近三十了,也不知道家中长辈是否还好,他这些年也不曾在家中尽孝。

    而苏家军一个个也都情绪激动,打了这多年的仗,有的在边关戍守的时间比苏青云还要长,要说给家里人写信?军营也没几个认字能拿笔杆的,更多还是信大概率送不到家里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