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4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160节
    “热冲压技术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和推广的技术,也是公司新的利润来源。”

    “可不能出现失误。”

    为了研究热冲压技术,本特勒可是不仅掌握了模具制造技术,还自行涉及了加热炉。

    甚至连压机也都是跟着设备厂家一起做了开发。

    这么大的投入,现在还没有收回成本呢。

    自然是不能出意外。

    毕竟,他们现在可是占据了产业链的上游位置,正是大展拳脚,挣大钱的时候。

    “出不了意外,华夏的本土供应商,拼成本优势,做一些低技术含量的零件还可以。”

    “像是热冲压成型这些站在产业链前端的零件,他们是不可能有什么收获的。”

    钱辉非常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这让冯博稍微松了一口气。

    ……

    “部长,有个消息我觉得有必要跟你汇报一下。”

    刘文非抱着自己的东芝笔记本电脑,来到了加藤一郎的桌子旁边。

    为了标榜平等,东瀛系的公司,有许多都是领导和员工一样,都在一个大的办公室里头办公。

    这种看起来平等的做法,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有的企业里头,东瀛企业的上下等级是最森严的。

    “什么事?”

    加藤一郎的情绪不是很高。

    会田冲压这段时间在华夏的发展很不顺利。

    不仅华夏本地企业的订单拿不到,就连东瀛系的零部件企业的压机订单也经常出现没有办法全部获得的情况。

    这可就要命了。

    会田主要的产品就是冲压设备,并不是什么综合性的大公司。

    这压机订单拿不到,关联的开卷落料线之类的订单,自然也是没有希望的。

    那么会田在华夏还怎么做生意?

    这种局面,哪怕是跟广锻成立了合资公司,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毕竟刚开始的时候,零件都还是从东瀛运输过来的。

    合资公司生产的压机的售价,还是比南山要高不少。

    “我在《华夏汽车冲压》这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论文,里面的信息我觉得可能有点意义。”

    马上就要汇报跟南山相关的信息了,刘文非的心情也是有点忐忑。

    之前的时候,只要是汇报到了南山相关的内容,他就发现自己容易被骂。

    “杂志?”

    “呵呵!”

    “华夏的杂志还能有什么名堂?”

    虽然加藤一郎满脸不屑,让刘文非有点不舒服,但是他却是不敢反驳。

    “曹阳在上面发表了一篇论文,在那里鼓吹热冲压成型技术,认为将来汽车车身零件的发展方向就是热冲压。”

    “最关键的是他还说南山已经掌握了从压机到模具设计的全套热冲压技术。”

    “这一点,我觉得是不是需要引起重视?”

    刘文非这么一说,加藤一郎的表情终于有点变化了。

    虽然在东瀛国内的丰田汽车、本田汽车都还没有去使用热冲压成型的技术。

    但是作为冲压设备厂家,加藤自然也是知道这一门新技术的。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目前全球热冲压成型压机做的最好的就是ap&t,就连舒勒在这方面都有所不如。”

    “而零部件企业方面,除了德意志的本特勒和同是欧洲企业的海斯坦普,再加上麦格纳旗下的卡斯马,应该没有哪家企业能生产热冲压零件吧?”

    很显然,加藤一郎是不相信南山已经掌握了热冲压技术的。

    “部长,您的记性真好!”

    “目前这项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就连我们国内也没有哪家企业掌握了。”

    刘文非已经感受到了加藤的态度,剩下的话他已经不想说了。

    说多了,就是挨骂的结果。

    至于后面的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他已经不想去想那么多了。

    毕竟,哪怕是他现在劝说会田去研究热冲压成型的设备,也没有人会听的。

    一直以来,东瀛都不是新技术的引领者。

    他们更加擅长做的是对欧美已经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做跟风研究,然后钻研出更加精良的工艺出来。

    依靠着后发的各种成本优势,慢慢的获得市场。

    热冲压技术,显然也是这个样子的。

    全球没有大规模的普及,东瀛的车企都还没有用,他们是不会那么快的去研发的。

    第177章 盘点2001,盘出争议出来了

    当华夏国内的冲压行业的各个环节都因为曹阳的一篇论文而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始作俑者的曹阳,却是在公司低调的听着各个部门的总结报告。

    2001年对于南山技术有限公司来说,是丰收的一年。

    这一年,不仅6at变速箱取得了丰硕的战绩,压机和数控系统方面,也算是打出了名气,打出了威风。

    旗下的南山工业园的顺利投产,更是让南山技术有限公司的产能得到了快速的扩张。

    原本轴承只是主攻轮毂轴承,现在是全面开花。

    不仅汽车上多了传动轴轴承等的运用,在机床行业更是全面开花,成为了十八罗汉厂里面大部分厂家的主要轴承厂家。

    至于最传统的螺母板,更是进入了绝大部分欧美系主机厂的供应商体系。

    像是福特汽车、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有一半以上的螺母板都是给到了南山来生产。

    单单这一块就给南山带来了超过4个亿的营业额。

    别看这个零件小,利润率却是比营业额更多的轴承高多了。

    可以说,整个2001年,南山的12.5亿营业额里头,螺母板只占据了三分之一,却是贡献了1.8亿总利润中的一半

    这个数据要是公布出去,绝对是会引起许多人的震惊。

    “曹总,我觉得轮毂轴承有必要尽快的推出第二代产品。”

    “到时候我们借着产品更新换代的机会,可以把轴承的利润率往上提一提。”

    “特别是轮毂轴承,最开始的时候几乎是没有利润的。”

    “虽然通过其他轴承的利润把整个轴承业务的利润率拉到了正数,但也是拖后腿了。”

    “原本50元一个的价格,我们不好直接去推翻。”

    “现在钢材价格不断下跌,我们也不好以材料涨价的名义提出涨价的申请。”

    “但是产品如果都是升级换代了,我们要涨价的话,那就理所当然的了。”

    董胜男是项长乐的老婆介绍的财务专家,之前在一家大型国企担任财务经理。

    由于看不惯国企的一些做法,不听老总的一些特别吩咐,所以选择了跳槽。

    进入到了南山之后,她自然也是希望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一个公司的财务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

    除了给大家发工资,收发货款,财务部也肩负着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利润提高的任务。

    很显然,在董胜男看来,轴承业务的利润率给公司拖后腿了。

    这是需要尽快去改变的。

    “你这个提议很好,现在的轮毂轴承不利于安装和更换。”

    “并且还会容易出现一些磨损的情况。”

    “我们明年就可以推出一款终身免维护的轮毂轴承,将轴承和配合的轴承座组合成一个小总成之后,供应给主机厂。”

    “到时候应该会有不少主机厂感兴趣的。”

    利用不断的换代升级来保持价格的稳定或者提升价格,这是许多行业都在做的事情。

    像是苹果的手机,iphone3的时候多少钱一台?

    到了iphone15的时候,又是多少钱一台?

    同样的,其他很多商品也是采用了类似的手段。

    这种做法,在汽车行业自然也是存在的。

    像是博世的esp,就不断地有一代又一代的产品出来。

    要不然老是一款产品,每年都要配合主机厂的降价,几年之后就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了。

    这肯定不是零部件企业希望看到的局面。

    如今南山在轮毂轴承上面,自然也是会才有这个手段。

    “我倒是觉得在轴承领域,我们的技术升级可以慢慢的来。”

    “先把进入到国内的那些轴承巨头给搞的活不下去再考虑提升附加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