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4小说网 > > 入慕之宾 > 入慕之宾 第199节
    “哦?”我说,“中原之势,王女不是不知。不知在王女看来,哪位君主会成为那靠山?”

    “将来坐江山的人,无论是京城这位,还是洛阳那位,于妾而言都并无区别。”缬罗撩了撩头发,道,“妾本想着将他们都收入裙下,可他们都没什么眼色。不过除此之外,妾倒是发现了他们还有一个共通之处。”

    说罢,她看着我,道:“他们二人,都很是在乎你。”

    我淡淡道:“王女莫不是看走眼了?”

    “妾看人可从不走眼。”缬罗道,“洛阳那位便不说了,为了皇后宁可不要后宫;京城这位,为了将皇后弄到身边来,不惜拿这结盟之事做交换。皇后的本事,真乃让妾刮目相看。”

    我说:“王女一路杀伐,对男女之事毫无眷恋,莫非竟是相信那所谓的帝王之爱?”

    缬罗笑了起来。

    “莫说是帝王,便是寻常之人,妾也是不信的。”她说,“男子自是都没什么良心,不过世人皆有七情六欲,逃不得贪嗔痴慢疑。在妾看来,只要有念想,便已经是大善之事。你我明人不说暗话,妾会保皇后和杜女史平安无虞,将来皇后回到洛阳,还请皇后在太上皇面前为妾美言几句。”

    我说:“王女可是将此事想得太简单了。圣上让王女将我绑到此处,难道是为了邀我到此一游?就算我想回去,圣上不放人,又当如何?”

    “这个么,皇后便不必操心了。”缬罗胸有成竹,“妾既然有本事将皇后弄来,就有本事将皇后还回去。”

    我嗑了一颗瓜子,不紧不慢道:“若我不想回洛阳去呢?”

    缬罗显然没想到我会这么说,愣了愣。

    我看着她,也淡淡一笑。

    “王女说的条件,我并无异议。”我说,“不过,我想修改修改。若王女答应,将来无论谁人坐了天下,我都可让他答应保王女的江山稳固,王女以为如何?”

    ——

    景璘显然对自己这即将到来的出征,很是雄心勃勃。他到亲兵的营中巡视,与将士共膳,直到夜里,我才再度见到他。

    他风尘仆仆,进门时,带起了一阵寒风。

    说来,我忽然觉得,他似乎果真与从前不一样了。

    他虽然从小就喜欢玩乐,但和我一样,他厌恶任何寻欢作乐之外,任何会出汗的事情。所以,马毬之类,向来不在他认可之内。而如果让他去学习驾驭骑射,他会装病。

    在武事之中,他唯一学得好的,是骑马和剑术。而他之所以肯花功夫习练这些,是因为先帝喜欢。马术好,他可以陪先帝行猎;剑术好,他可以为先帝舞剑助兴,讨他欢心。

    这两样,足够他对外树立那文武兼治的形象。据我所知,就算是他当上皇帝之后,时常去大营里观兵,那也并非是他心甘情愿的。每次从大营里回来,他总要找我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说那等地方臭烘烘的,他要把穿过的衣裳全都烧了。

    现在,我发现他已然不再厌恶行伍。

    或者说,他厌恶的,从来不是自己麾下的行伍。

    我闻到了他身上的酒气,知道他在营中喝了酒。

    景璘的酒量一向很好,且跟子烨一样,喝了之后不上头。

    “你怎来了?”我问,“这等夜里,你喝了酒,该早些歇息。”

    “朕是要歇息。”他把过来给他宽衣的内侍推开,看着我,懒洋洋道,“这屋舍,就是朕的寝宫。”

    说罢,他打了个酒嗝。

    我皱了皱鼻子,瞪他一眼。

    景璘却笑嘻嘻,道:“阿黛,朕今日高兴,你再陪朕喝两杯。”

    我说:“我不擅饮酒,你是知道的。”

    景璘无所谓,自顾地解了大氅,扔在地上。

    而后,他坐在榻上,半躺下去,转头来看着我,朝我招了招手。

    “坐到边上来。”他说,“陪朕说一说话。”

    我站立片刻,走过去,却没有坐在他跟前。只坐在了离他两步开外的茵席上。

    景璘看着我,有些不满。少顷,他“嘁”一声,闭起眼睛。

    “阿黛。”他喃喃道,“你去了洛阳之后,朕总是梦到你。”

    我说:“陛下梦到我什么?”

    “梦到从前,你和我一起玩耍的日子。”他说,“那真是朕最开心的时候……”

    那声音有些轻,说完之后,没了后续。

    我等了一会,以为他睡着了,朝内侍望去,想让他们来将他抬去歇息。

    可内侍才要过来,他听到了动静,睁开了眼睛。

    “你现在莫不是听朕说说话都不乐意?”他瞪着我,“你是不是嫁了人就连发小也不认了?”

    我无奈,只得继续坐好。

    “陛下要说什么?”

    景璘翻个白眼,继续闭上眼睛。

    “阿黛。”他说,“朕若跟你说,朕命不久矣,你会如何?”

    我愣住。

    “什么命不久矣?”我问。

    “命不久矣就是命不久矣。”他说,“你待如何?”

    我没答话,径直走过去,摸摸他的额头,而后,将他的眼皮掰开。

    他看着我。

    我瞪着他,严肃道:“真的假的?不许与我说笑。”

    景璘看着我,一把捉住我的手腕。

    “你担心朕么?”他低低道,“若朕要死了,你会陪在朕的身边么?”

    我不耐烦:“说什么傻话?究竟怎么回事?不可胡乱吓人!”

    他的目光明亮异常,少顷,又笑了起来。

    那总被人夸赞秀逸尔雅的眉宇舒展开来,在烛光下,格外柔和。

    他松开我的手,伸个懒腰。

    “你总是这样,朕说什么你信什么。”他说,“阿黛,你会吃亏的。”

    我皱着眉,仍盯着他:“如此说来,你果然是骗我的?”

    他的眉梢微微扬起,声音温和:“朕若说是真的,你会不会从此每夜都陪着朕入睡?”

    我拉下脸,终于忍无可忍,站起身来。

    “陛下再这样胡闹下去,先前说的事,便不可作数了。”我恼道,“我住到厢房里去,陛下既然是要我来助陛下一臂之力,那么还请到了那需要出力之时,再来召我。”

    说罢,我向景璘一礼,转身而去。

    可景璘却一直在笑,直到我走出门口,他仍笑个不停。

    “阿黛,你总是这样……”他声音喃喃,似乎酒劲大得很,不知是梦是醒,“总是这样……”

    第二百九十三章 密谈(上)

    这平朔城,比京城和洛阳都要冷上许多。

    虽然我和杜婈的身份都是宫人,但景璘向来为所欲为,演都不愿演。

    用他的话说,我是他请来的军师。

    白日里,他总将我带在身边,无论做什么都让我跟着。无论是巡视大营还是与各方人马议事,他都不让我回避。

    与景璘结为同盟的,除了骨力南和缬罗,还有高昌、突厥、羌戎的使者。不过大约是为了避人耳目,他们的会面,总是十分隐秘。深夜入城,深夜消失。

    而整个平朔城,看上去很是平静。早晨,城门打开之后,附近民人到城中市集易货,官署运转如常。甚至服侍景璘的内侍,闲聊时也会谈论着这和谈不知要到什么时候,这地方太冷,他们想回京城去。

    很快,我知道了景璘说的只有我能帮他,是什么事。

    袁之孝。

    此人原是一名中书舍人,当年先帝出征,他亦是随员之一。兵败之后,袁之孝与先帝身边的一众文臣一道,沦为俘虏。

    可与别人不同的是,袁之孝这阶下囚没有当几天,不知因为什么事,被当时的二王子看中,提到了身边做幕僚。没多久,二王子发动兵变,杀了老戎王和大王子,成为新的北戎王。

    而袁之孝也被戎王重用,成为了近臣。其地位,犹如右相。

    此事,无论在京城还是在洛阳,都颇是为人所不齿。韩之孝曾派人回来,想将父母妻子接过去,但都被推拒了。

    他跟我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因为他曾是我父亲的门生。

    我父亲是个爱才的,对袁之孝很是赏识,那中书舍人的位子,就是我父亲提携上去的。我记得我父亲当年说,此人颇有见地,加以栽培,将来必成气候。

    但谁也没想到,他成气候,是这样的方式。

    论理,这笔帐,当年应该还是会算到我父亲或上官家的身上。不过虱子多了不痒。我父亲既然担了那祸国的罪名,上官家也因此倒了,这账就也不了了之。

    只是不料,还是扯上了我。

    一场议事之后,景璘将骨力南和我留了下来。

    “袁之孝,当下还是戎王重臣么?”景璘问骨力南。

    “正是。”骨力南道,“当年戎王夺位,是袁之孝为他出谋划策。此人的才干,戎王甚为看重,一直留用。”

    景璘颔首,看向我:“你对这袁之孝,可还有印象?”

    “有过数面之缘。”我说,“莫非陛下的王子是想让我出面,策动袁之孝谋反?”

    “正是。”景璘道,“王子和乞力咄虽与朕结盟,出兵为内应,可北戎庞大,仍是不足。尤其王庭之中,我等仍少了内应。若不可一击而破,后患无穷。”

    我了然,沉吟不语。

    骨力南道:“皇后若是在思虑如何见到此人,我已经有了办法。和谈迟迟无所进展,王庭那边定是要坐不住的。乞力咄去劝一劝,可让戎王将袁之孝派到平朔城来。如此,皇后可与他一见。”

    我说:“有一事,我想问王子。先前戎王打算亲自到平朔城来和谈之时,随员之中可有袁之孝?”

    “据我所知,没有。”骨力南道。

    “为何?”

    “不知。”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