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4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397节
    “传令,各地官府疏散寺院附近百姓,每座寺院旁必须驻扎镇军,邺中骁骑军、玄甲军随时待命。”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沙门是以佛寺为聚集点,这是他们的死穴。

    诏令一下,立即风起云涌。

    这是要动手的先兆。

    果然,沙门沉不住气,释安世在校事府的放水下,连夜逃出邺城。

    不到半个月,八百九十三所寺院,相继反了五百一十二座,大者聚众近千,小者百余,号召信徒,攻打州县。

    释安世在赵州聚集信众万余,自称佛子转世,要解救黎民于水火,推倒大梁。

    此人倒有些军略,率众直扑襄国。

    拿下襄国,就有了立身之地,守上一两个月,其他势力必然会出兵策应。

    “释安世麾下有毛嵩、郭将、翟傉等秦将,陛下……定要当心。”

    叛乱一起,释道安主动入宫,自证清白。

    李跃扫了一眼杨略,“这倒是意外收获,大师有心了,传令张蚝、刘牢之,十日之内,朕要听到捷报。”

    别说三个秦将,就是苻洪、苻建、苻雄三人复活,也无能为力。

    释道安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站队。

    与其说是沙门叛乱,还不如说是李跃主动挤破这颗脓疮。

    有释道安等人的投诚,释安世掀不起什么风浪,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崔宏道:“苻坚屯重兵于蒲坂,陛下不可不防。”

    与氐秦的关系终究还是走到这一步。

    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苻坚志在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两边撕破脸皮是迟早的。

    前段时桓温迁走了成都士民,退守巴中,等于将蜀中拱手相让了。

    如今的苻坚真正羽翼丰满,基本吞并了周边能吞并的所有势力,想要趁热打铁,向大梁展示一下实力。

    “朕等着他出兵。”李跃反倒希望苻坚来招惹自己。

    “大战一起,可怜关东百姓……”释道安一脸悲天悯人。

    “关东百姓不会受任何影响,而且大战也打不起来,大师但可放心,如今沙门正本清源,朕奉大师为僧正,主理僧院,翻译西方佛经,使之融入华夏,造福苍生。”李跃对他寄予厚望。

    释道安原本就是儒家饱学之士,投入佛图澄门下也一直在翻译佛经。

    只要能促进华夏文明繁荣,李跃一概扶持。

    “谢陛下。”释道安双手合十。

    在关东地盘上,沙门再强也不是黑云精锐的对手,更何况派出去的还是张蚝、刘牢之两个万人敌,后面跟着两万骁骑军,三千玄甲营,这一仗若是打不赢,张蚝、刘牢之可以直接抹脖子了。

    地方上的叛乱得不到百姓的支持,难以成事,校事府提前打入内部,外面还有镇军包围。

    一座寺院,僧人加上信徒能凑出千把人就算不错了。

    但他们要面对的是至少三千以上的地方镇军,后面还有黑云军压阵。

    这一仗根本没法打。

    才六天,释安世、毛嵩、郭将、翟傉四人的头颅便被送到李跃面前。

    不过张蚝、刘牢之二人杀性极重,总共才一万多人造反,被他们穷追猛打,杀了八千多人……

    各地的清洗也在展开,参与叛乱者连根拔除,很多没有叛乱的寺院也被殃及池鱼。

    混乱只持续了一个月,便被迅速扑灭。

    清理出来的田地、钱粮、产业比校事府事先预计的还要多。

    人口六十余万,金宝财物折算成五铢钱达千万缗之巨,还有各种珍贵典籍……

    这还不算佛寺四面的铜金佛像,后世镀金镀铜,这时代直接全铜铸造,高一丈有余,外面再镀一层金,披上锦缎袈裟,珠光宝气,富贵逼人。

    关键一座佛寺还不止一座佛像……

    豪横的令人发指。

    “昔日石虎崇佛,民间搜刮之财物多供奉沙门,以消自身罪业……”释道安解释道。

    这事李跃听过一些。

    当年佛图澄劝石虎不杀时曾说过:暴虐恣意,杀害非罪,虽复倾财事法,无解殃祸。

    倾财事法的“倾”字,可见石虎对佛门的慷慨。

    这么一想,石虎也是个打工的……

    若是算上沙门的控制的产业,以及各种高利贷,只怕缴获的钱财还要再翻几倍。

    难怪历史上的有为之君要朝他们动刀子,国家穷的喝西北风,他们富得流油,还只进不出,换谁也受不了。

    “从今往后,沙门之人、大梁将吏一律不得经商!有度牒之僧侣,朝廷发放俸禄,寺院名下不得再有产业、田地、僮仆,不得以铜身铸佛,只许土石!”

    李跃这道诏令针对那些没有起兵造反的寺院。

    华夏一直都缺金、银、铜等矿,全给他们拿去造佛像了,还怎么铸造钱币?

    大梁铸造新五铢钱,正好缺铜。

    释道安默然不语。

    第五百二十四章 战略

    这场叛乱预谋了数月,却在一个月之内,被迅速平定了。

    剩下的佛寺也夹着尾巴,主动破财免灾,献出财货、人口。

    看在他们如此识相的份上,李跃给他们的寺院加盖玉玺,从此以后受到大梁承认。

    文学馆与佛院按照李跃的指示,正在对佛法进行儒家化的改造,删除一些不合水土的教义,增加华夏的认同观。

    沙门融入华夏也是历史大趋势,氐秦、江东都遍布佛寺,非人力能灭杀。

    唯有改造,才是最合理的方式。

    李跃还指望今后把佛送到草原上,反推回西域诸国,成为华夏文明扩张的一张牌。

    不过这种事情非一时片刻能做到,各种典籍浩瀚如海,需要大儒高僧们合力完成,反复审核,李跃只提供一个思路,怎么办到就是他们的事了。

    大梁的粮食不养闲人,没有价值,也就没资格受用百姓的供养。

    收缴的三千五百多尊大小铜像金像一律切割成块,送往邺城熔炼。

    李跃和王猛筹谋多年的五铢钱体系有了充足的铜。

    除此之外还有七八十万石的粮草,工匠三千余众,数万件盔甲兵器,猪羊牛马等牲畜也有两万多头。

    一次灭佛,梁国吃饱……

    手中有钱有粮,心中不慌,李跃目光转向西面。

    苻坚上蹿下跳,嘴上喊的响亮,手上却不敢动弹,屯兵潼关、蒲坂,不像是要东出,而是怕梁军打过去。

    为了给苻坚添一把火,李跃将释安世、毛嵩、郭将等人的头颅送了过去。

    顺便下了一道诏令,让苻坚解释解释,秦国将领为何会出现在叛军之中,如果今后还想两家相安无事,氐秦需要遣送质子,去天王称号,改称秦王。

    苻坚今年二十岁左右,年轻气盛,就应该给他些压力。

    “可以制定灭秦战略。”小朝会上,李跃没有再遮遮掩掩。

    灭佛大大提升了国力,今年秋收,粮食产量比去年增长了六成,依旧是淮水两岸丰收,沧、青、齐三州在崔瑾治理下也爆发出潜力。

    如今形势,梁国不打秦国,秦国也会来招惹梁国。

    吞并蜀中之后,苻坚没必要再装乖侄儿了,此次灭佛,他已经对梁国亮出了獠牙。

    李跃也不可能给他安稳发展壮大的机会。

    小小的阁楼之内,坐着大梁帝国最核心的人物,李跃、常炜坐于软榻之上,崔宏、刘应、卢青皆侍立在侧,阁中还有三个空席,分别留给周牵、王猛、崔瑾二人。

    外间,宿卫军里三层外三层守护,没有李跃点头,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常炜道:“臣建议再等两年,届时兵精粮足,一战而定关中。”

    去年伐江东,常炜在后方苦心孤诣,才为前线筹措到了粮食。

    而且还是防守之战,粮草能走水路输送至江淮。

    灭秦一战不是防守,而是进攻,是灭国之战,难度增大数倍,对粮草的压力更大,关中处处都是坚城,氐秦韧性极强,打上一两年也是常有之事。

    “令君多虑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朕只是说制定战略,而非立即进攻,总之不能令关中安心发展,不然以后更难剿灭,你们呢?可有计策?”李跃目光转向崔宏、刘应、卢青。

    三人互看一眼,谁都没有说话。

    最终还是刘应拱手道:“苻坚已将蒲坂、潼关、武关打造成铁壁,正面大战,臣以为耗损极大,不如令拓跋什翼健、慕容垂为先锋,攻袭关中。”

    崔宏道:“上次令二人袭扰关中,皆无功而返,臣以为不应寄望二人。”

    拓跋什翼健虽然老实了,但要他去跟氐秦玩命,肯定不可能,再说他也打不赢,就算去了,弄不好给苻坚送人送装备,增强氐秦实力。

    慕容垂有这个实力,却肯定不会全力以赴。

    梁秦相抗,他才能在夹缝中求存,一旦氐秦覆灭,他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慕容垂虽然倒向自己这一面,但不会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填补梁国。

    “汝可有良策?”

    “臣以为,欲伐关中,必先收复并州!并州在手,我军不必死战蒲坂、潼关一线,可纵铁骑出朔方,自北向南入陇东、扶风,横扫关中。”崔宏沉声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望着他。

    常炜笑道:“大梁人才辈出,可喜可贺。”

    刘应、卢青面露钦佩之色。

    还是原来的问题,不可能秦梁大战时,慕容垂、拓跋什翼健在旁窥伺。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