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4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 > 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 第379节
    “今天天气很好,我记得我最初遇到顾园的那天,也是这般明朗。”

    “天禄,不要再执迷不悟。”

    陶眠并未回应玄天的话,他只是想到了过去种种。

    一千岁的生日过了,他许下心愿,希望上天赐给他一个徒弟。

    蜡烛吹熄,徒弟真的来到这里了。

    顾园成为他的第一个弟子,他这个师父不正经,整日压榨小徒弟,让他喂鸡、做饭、劈柴,他懒洋洋地躺在竹榻上晒太阳。

    那时他以为这样的日子就是永远了,很快,二弟子、三弟子、四弟子……弟子们接二连三地上山,桃花山的免费劳力越来越多,他的日子也愈发滋润。

    每每想到这里,陶眠午睡的时候都会笑醒。

    顾园小时候是个犟脾气,这脾气和陶眠纵容也脱不了干系。陶眠不愿对他说教,总是给他编各种故事,从故事和经历中,给他传授人世间的道理。

    在他悉心的教导下,顾园这棵小树总算没长歪,至少在陶眠的眼中是如此。顾园很快过了逆反期,变得懂事体贴,事事不要师父操心。

    哪怕他后来下了山,陶眠也时常记起年少时的他。

    顾园之后上山的是二弟子陆远笛。远笛是陶眠收下的第一个女弟子。

    那时陆远笛还小,陶眠怕自己照顾得不周全,还从山下请了婆婆专门看护她。

    等到陆远笛年龄长一点,能自理了,那位婆婆也到了寿限,陶眠就自己照顾徒弟。

    陆远笛的性格要比大师兄顾园小时候顽皮多了。明明是公主的出身,却整日像只活泼的野猴子,上蹿下跳。

    她的犟脾气比起顾园有过之而无不及,叛逆期还长。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服管,专门和师父作对,半夜还要暗杀师父。

    陶眠从来没有对淘气的陆远笛感到厌烦。他反而觉得,女孩子倔强点更好,免得长大后被人家三言两语哄走了。

    陆远笛也是个修炼的奇才,和大师兄顾园不相上下。她唯一不用陶眠操心的,就是修炼这方面。

    陶眠知道,她的心在山外,她只会短暂地陪伴他一段岁月。所以当她提出下山时,陶眠并不感到意外。

    就像当年的顾园,他一样心有感知,只是从来不说。仿佛这样就可以让离别的日子晚些来到。

    陆远笛也走了,陶眠又变成一个人。

    他外出云游,被楚流雪和楚随烟两姐弟碰瓷。他遇到姐弟二人的那一年,两个人都还是小小的孩童,因为长期流浪,身子又瘦,个子也矮。

    流雪有身为姐姐的自觉,事事维护弟弟。就算偷钱被陶眠发现了,她也是第一时间将楚随烟挡在身后。

    楚随烟紧紧握着姐姐的手,紧张地偷瞄陶眠。他鼓起勇气,说钱是他偷的,不要打他姐姐。

    或许曾经有过许多次不愉快的经历,姐弟俩刚跟着陶眠生活的时候,总是显得局促,没有安全感,常常躲起来,不让陶眠看见。

    陶眠就像捡了两只黑猫回来。他也不故意去讨嫌,定时定点把饭菜一放,两个小孩一边强忍着食物奇怪的味道,一边狼吞虎咽。

    养得久了,也就熟了。陶眠甚至觉得这两个小孩有些不把他当人看。

    楚流雪年纪小小就要养着一大一小,每天督促陶眠这个生活作息极度不规律的家伙起床吃饭,还要漫山遍野去抓乱跑的弟弟。

    楚随烟和仙人混熟了之后,就肆无忌惮。他学剑法比姐姐快,又因为是初学者,还不大会操控,所以那段时间山中经常见到他的剑满天飞的情景。

    随烟需要别人给他很多关爱,所以陶眠总是不吝于夸奖他的每一次进步。

    流雪的性格要独立许多,但她需要有人能体察到她细腻的心思。有时候她会莫名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这种时候,陶眠就会陪着她聊天,听她宣泄心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这是陶眠第一次同时收下两个弟子,手忙脚乱的时候经常有,可两个小孩陪在身边,山中也热闹。

    他们年龄相近,经常斗嘴吵架,楚随烟总是吵不赢姐姐,就跑到师父这里哭诉。往往这时楚流雪还要鄙视他,说他只会告状。

    陶眠就要做他们之间的判官,可小孩子你一句我一句,说不出个所以然,仙人也感到头疼。

    最后他糊弄过去,两个小孩还嚷嚷着,怪他敷衍人。

    后来两个弟子先后离开了桃花山。在那之后,陶眠去见过他们一两回。

    直到荣筝带回了二人的死讯。

    荣筝是第一个以成人身份出现在桃花山的弟子。

    她有着惨痛的过往,可她每天看上去仍然那么快活。五弟子是一只破碎后被粘合,再度摔碎,又继续粘合的瓷瓶。

    他们师徒之间的相处方式看似轻松随意,其实陶眠时时刻刻都在留意着荣筝的变化。

    他怕这个徒弟哪天想不开,微笑着赴死。

    所以陶眠帮她完成心愿,纵容她一把火烧掉了过往。不管荣筝闯了什么祸,他都能让对方全身而退。

    荣筝了却所有心愿,最后,留在了桃花山。

    荣筝也是第一个主动留在山中的弟子,这让接连失去四个徒弟的陶眠,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如果荣筝像前几位弟子一样,在复仇后死去,陶眠是真的无法再鼓起勇气继续收下第六个弟子。

    他救了荣筝,荣筝也挽救了他。

    六船的出现让陶眠很意外。

    陶眠和沈泊舟有过一段纠葛,起初他是不愿意收下这个棘手的青年做弟子的。

    但是陶眠发现,六船和沈泊舟完全不一样。

    六船的心思藏得很深,他和荣筝一样, 也是成年后才来到山中。

    成年的弟子,他们的心思,陶眠都很难猜透。

    陶眠只是觉得,六船求生的意志很淡。他千辛万苦把人救出来,可不能随便死了,不然他不是白救?

    所以他借着找水生天的名头,带六船四处游历。

    六船是陪着他走过最多地方的弟子。

    他们在旅途中,还结识了来望,这个在陶眠的漫长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

    陶眠以为自己够不着调的,等见到来望,他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

    来望的出现,对六船也有影响。

    他那种随便活活,反正一时半会儿死不了的人生哲学,让六船有一丝触动。

    六船有改变,这让陶眠感到欣慰。

    他是长生者,夏虫不可语冰,在有限的一生中要如何学会坦然面对生死这种哲学问题,对他来说已经不适用了。

    来望却能用他粗糙的语言和行动给出很好的回答。

    没有钱怎么活,一个人怎么活,失去挚爱后如何活下去……

    来望对此都有回答。

    没有钱就找有钱的——指陶眠——去碰瓷。一个人也不用怕,总会遇到新的志同道合的人。年少时失去一生挚爱,也不要急着与她重逢,他还要留给自己一生的时间来怀念。

    这样再度相逢时,他就可以自得地说,我已经爱了你一辈子。

    六船后来已经决定要陪在陶眠身边,决定好好地活下去了,可惜这缕残缺的魂魄支撑不了太久。

    千灯楼的灯熄了,六船也离去了。

    或许他早就知道,自己只是被仙君放在人间历劫的尘魂,可他毅然陪伴陶眠两世,飞蛾扑火一般。

    他曾纠结于沈泊舟和六船的身份,没想到,其实这两个都该是他。只是有人先他一步,顶替了他的名字,出现在陶眠的面前。

    玄天真君说了,他的红尘劫已过。那就说明,六船已经消散。

    从此,天上地下人间,陶眠再也寻不到六弟子的踪影。

    第465章 终将重逢

    六船离去,五花带回了一个叫元日的小孩。

    元日是他的七弟子元鹤的祖父。

    元鹤和桃花山的缘分实在深厚,陶眠与元家三代人相识。

    他是第一个陶眠主动送出山的弟子。

    回想起那段往事,陶眠的内心仍然不是滋味。

    元鹤一生跌宕,吃了很多苦。虽然其他的弟子各有各的惨,元鹤却是他们之中唯一惨出了花样的。

    年幼失去妹妹,父母不亲,成年后没多久又遭好友和心上人的双重背叛,最后险些丧命于战场。

    是陶眠冒着巨大的风险,孤身闯入黄泉,为他借了十年性命。

    元鹤从小就是个机敏细腻的孩子。他太重情义,所以总是受到伤害。

    他小时候来到桃花山,陶眠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给他疗愈心里的伤口,还请来了老朋友来望,专门陪着他玩。

    在他们两个老家伙的努力之下,小元鹤终于变得活泼起来。他随着白鹤黑蛇,在山林间,用轻功飞来飞去,像一缕自在的风。

    陶眠记得他那时最喜欢寻找整座山最高的树枝,然后飞到上面,抱着枝干,摇摇晃晃,眺望到很远的地方。

    风、高耸的树木、星空……

    元鹤所向往的,也就是这些而已。

    元鹤一生三次来到桃花山,第一次是懵懂的孩童,第二次遍体鳞伤。

    等到他第三次回山时,他的心境与前两次截然不同。

    那时的他,才是真正属于桃花山的。

    最后相处的那段时日,陶眠才觉得,他们之间终于成了师徒。

    等到元鹤走了,桃花山迎来第八位弟子蓝枳。

    陶眠这一生总共收了四位女弟子,陆远笛、楚流雪、荣筝、蓝枳。

    一身反骨是远笛,冷淡毒舌是流雪,外向憨憨是荣筝。

    蓝枳没有前几个女弟子性格那么别致,或许因为她本是长寿一族,所以对什么都是淡淡的。

    她刚刚来到山中时,就给陶眠一种,活着挺好,死了也行的感觉。

    如果不是后来得知小竹马被关起来的消息,蓝枳可能真的要跟陶眠长久地待在山中,两个人互相熬对方,就看谁先死。

    蓝枳曾经是唯一一个有机会把师父送走的徒弟。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